2020年07月11日
本报记者 梁鸿雁 通讯员 宋伟
6月6日,山亭区组织政协委员进行环保专题视察,深入到龙泰友和绝热隔音材料建设项目、连银山建材项目、金檀木业项目及危废处置恢复现场等,实地了解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连银山建材的环保防控措施落实得很好,其标准比国家要求还要高,堪称山亭标准,希望能尽快在全区企业推广。”“部分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还需加强,期望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乡村小河美景能够早日重现。”……政协委员们肯定了环保工作的成绩,也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这一天,为庆祝第49个世界环境日,山亭区生态环境分局环保志愿者一早就走上街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向过往居民发放《公民环保行为规范》《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动员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理念,共同保护环境,守护生态家园。
近年来,山亭区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合力攻坚,不断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围绕“蓝天保卫战”,相继开展了“保卫蓝天”百日会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督查、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暨大气污染源“千人帮扶”行动等系列攻坚行动,促进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出境河流水质的持续好转。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全区593处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了定期监测和执法检查,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和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外排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对全区27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制定治理方案,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实现区内出境河流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开展辖区内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外来输入固体废物,妥善处置并逐步做好生态修复;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防治规划;修订调整了畜禽养殖规划和污染防治规划;完成了生态红线的划定,使“三线一单”管理体制得到有效落实,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集中解决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违法填埋等问题,全面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各镇街、开发区、村居、社区等经常性地实施“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特别关注行政区域交界地带以及沿河(湖、库)等区域,确保及时发现和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贮存窝点;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防范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引发的突发环境问题。
强化环境执法,助推生态环境改善。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问题,开展全员执法、联合执法、精准执法,持续开展“双随机”抽查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处置环境信访案件,以严格的环境执法倒逼企业环保责任的落实。
今年以来,累计夜查、暗查60余次,查处责令整改的违法行为200余件次,立案处罚110万元,因环境违法案件刑拘20余人。
河流断面水质长期优于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全市综合考核第二名;“净土行动”全面开展,打击非法转移固体废物迅速有力;10个镇(街)空气自动站及全区19个空气质量微站全面建成运行……通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建设大美幸福新山亭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