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8日
孙静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做出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全市加快“双十镇”建设暨“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会议精神,倾力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以更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深刻理解认识推动
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动绿色发展,关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绿色发展,关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破坏性开发,做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章,通过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把生态资源转变成生态资产和财富价值,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实践转化,是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推动绿色发展,关乎美丽中国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建设美丽中国,让全体中国人民生活在富裕、安康、幸福、美丽的高度文明和谐的状态之中,需要社会的高度和谐,更需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必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21世纪中叶,能否真正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就在于能否推动绿色发展,能否更好地呵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呵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城市和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
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
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国家层面,已经做好了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要根据我市“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要求,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找到可以重点突破的领域,制定新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积极开启思维方式的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缺陷、糟粕,摒弃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片面性思维方式,这种片面性思维方式所引领的发展方式导致了现代社会发展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的危机。我们需要适合于生态文明、生态理性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经济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转型,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价值理念的生态理性(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哲学等)都体现了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思维方式的积极变革。
做好“护山、治水、兴林、育田”文章。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顺应绿色发展大势,做好“护山、治水、兴林、育田”文章,推动“山水林田”协调优化,协同发展。要实施全面的绿色转型,尤其是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适合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林果产业、乡村文化休闲业、美食健康养生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循环制造业等产业,创新实施“山水林田”领域绿色化改造,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建设。
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要倾力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以更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市中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