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 致敬先驱

——观电视剧《觉醒年代》

2021年04月28日

郑学富

43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继在央视一套播出引起巨大反响后,目前又在一些地方电视台重播。是什么原因让此剧热度不减?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剧集党史、现代中国史和文化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运用气势磅礴的纪实手法和血肉丰满的细节描写,回望初心,致敬先驱,带给观众荡气回肠的艺术观感和精神激励。

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一群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苦苦追求如何唤醒沉睡的民众,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人在四处奔波,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在这样一种积贫积弱的民族危难情况下,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奋勇的斗争。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流血的革命,还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等改良运动,最后终归于失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军阀混战,国运飘摇,民不聊生,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倒行逆施,为了实现“皇帝梦”,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一经传出,全国民众义愤填膺,许多地方的民众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国救民之路的艰难探索。电视剧一开始,就展现了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园里,中国留学生谈论祖国时局的场景,主张民主共和的进步留学生李大钊和主张复辟帝制的反动学生张丰载发生了激烈辩论。李大钊慷慨陈词:“必须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在这里,李大钊认识了流亡日本的革命者陈独秀,并帮助他从被学生误解围攻中脱困,二人从相互仰慕到相识相知,相见恨晚,就中国的救国之道展开讨论。李大钊还将自己的外衣送给陈独秀,由此揭开了二人携手寻找救国真理的漫漫征程。

陈独秀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并发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国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李大钊听说后,激动不已,决定放弃学业,致力于革命事业。1916年,李大钊在日本写下著名的《青春》,文章以昂扬的精神和文字表达出了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再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主张,号召青年以青春的朝气和理想不断改造自我,建立青春之中华。毛泽东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宣传新思想、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聚集了蔡元培、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精英。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浓墨重彩展现在观众面前,再现了一百多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艺术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文化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确实恰如其分,高度概括了电视剧的主题。让沉睡了几千年的东方雄狮觉醒谈何容易?这必然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回望“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激情岁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热血青年在黑暗中思考、上下求索的坎坷经历,令我们心潮澎湃。

《觉醒年代》塑造了众多风云人物,新旧文化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面目各异,形象鲜活。然而最具风采与魅力的依然是新文化、新思想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创建者的人物群像:沉稳坚毅、作风质朴、待人宽厚、乐于助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光明磊落、热情奔放、慷慨率性、倔强不羁,为了科学与民主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陈独秀;志存高远、激情豪放、脱下长衫、走入工农的青年毛泽东,他一出场就在风雨交加的长沙街头上奔跑,意味着革命的征程道路崎岖、布满泥泞,但是他具有不怕风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理想崇高、朝气蓬勃、魅力四射的青年周恩来,他在天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以《革心!革新!》为题撰写发刊词,明确提出革心与革新相结合的观点,表明他善于思考,严谨缜密的性格;血气方刚、热情洋溢、豪情万丈的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一群革命先驱,为了追求真理、燃烧理想,为了革命事业而慷慨激昂、奉献青春。还有崇尚自由、仁爱包容、真诚谦让、求才若渴的蔡元培,疾恶如仇、冷峻孤愤、铮铮铁骨、以笔为枪的鲁迅等。

《觉醒年代》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它以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运用气势磅礴的纪实手法和血肉丰满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该剧具有鲜明深刻的思想光芒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将激励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途中披荆斩棘、开拓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