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3日
李婷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一重要论述,让人不禁想起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想起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想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及他的“猫论”。
(一)
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挂有一幅珍贵的《双猫图》。这幅画,曾长期挂在邓小平的办公室内。图中,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中透亮。两只猫一前一后,缓缓前进。画的上方,有一句遒劲有力的题词:“不管黑猫白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人民群众将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简称为邓小平“猫论”。习近平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猫论”集中体现的是实事求是、崇尚实干的改革智慧;集中反映的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思考。
“猫论”的传播始于从上个世纪60年代。1962年,一些农村为了解决饥荒和自然灾害,自发地搞起包产到户、责任田等生产形式,引起党内较大争论。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问题。邓小平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他引用四川谚语说:“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猫。”7月7日,邓小平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再次借用这句谚语阐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文革十年,“猫论”受到错误批判,但反而推动了它的传播,使它就此成名。后来,黄猫被改成白猫。变的是猫的颜色,不变的是历久弥坚的改革智慧,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实”。
实就是求实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巨减,食不果腹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邓小平下放江西时,与他同车间的一位工友让孩子去买豆腐,可是孩子却不小心把豆腐掉在了地上,这位工友痛心不已,狠狠地打骂了孩子。看到这幅场景,邓小平非常感慨地说:“新中国都成立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生活,难道我们大半辈子的革命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邓小平复出后,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成为“猫论”的最鲜明特征。
实就是重实践。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考验,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各方拨乱反正。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坚持实践标准,是“猫论”的基本立足点。
实就是讲实干。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地要求“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他提出:“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始终保持实干姿态,是“猫论”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
邓小平从“猫论”出发,通过持续探索与思考,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明确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突破僵化的制度层面,深入到现实社会的功能层面。没有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本质的功能论思维,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二)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讲好“新时代猫论”,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开辟新境界必须求实情
回答好“猫敢不敢捉鼠”问题
敢不敢的问题,说到底是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把握问题。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性挑战上升。从国内看,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实现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开辟新境界必须重实践
回答好“猫能不能捉到鼠”问题
2021年起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高、现代化程度更高、现代化标准更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全面实现的现代化,是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内的全方位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的高标准现代化。
面对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开辟新境界必须讲实干
回答好“猫捉老鼠为了谁”问题
谈“猫论”,讲发展,讲的是人民生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的发布,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点、痛点,多项重磅举措接连出台。6月1日,我国第一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9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开启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探索,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始终让人民站在C位。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们党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庄严宣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