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3日
本报记者 刘明 通讯员 李利
在峄城区峨山镇姚庄村,一提起50多岁的农家妇女朱文秀,乡亲们都赞不绝口地称她是大好人,她以普通农村妇女的淳朴、贤惠、善良之心,多年细心照顾卧床不起的婆婆和身体残疾一直未娶妻的大伯哥,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她的事迹在村里被传为佳话。据了解,像朱文秀这样的好人在峨山镇还有很多。
近年来,峨山镇在唱响道德育民主旋律中,坚持道德建设与舆论同步,通过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典型引领,全镇形成了尊重典型、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为该镇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
孝德教育入心入脑
“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妇来报答……”每当听到这首歌时,黄庄村40多岁的农家妇女刘莉总是泪流满面,她说,自从嫁到婆家总为鸡毛蒜皮一些小事闹得不和谐,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学完孝德教育后,从自身找原因,“婆婆也是妈,老人不容易,现在和婆婆相处得很融洽,是孝德改变了我。”刘莉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为了把精神文明工作抓实抓细,峨山镇结合孝德教育,在59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设立孝文化学习大讲堂,用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向村民宣传孝道文化。同时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吃饭、聊天。随着一系列孝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相继开展,干部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高尚品德,全镇劲吹文明新风。
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尚
“中国好人”获得者赵凤玲,是峨山丽雅超市负责人,近30年来诚信经营,还直接或间接无偿帮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近千人,她也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峨山镇积极发掘身边好人、凡人善举、道德模范,全镇逐渐形成了发现身边好人好事、挖掘身边好人、讲述道德故事的良好机制。在好人发掘过程中,利用村民议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群众对号入座,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好邻居、“峄城好人”等评选活动,目前已推荐身边好人800多名。其中1人荣获“全国好人”称号,4人荣获“山东好人”称号,城三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
唱响道德育民主旋律
走进峨山镇河口村,沿街整洁的墙壁上《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图》等宣传标语和图画活灵活现,让群众受益匪浅。
“以前俺村很穷,村貌很差,孝德大讲堂开讲后,村里变得家家户户孝敬父母、夫妻之间相互恩爱、相互理解,妯娌之间、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河口村村委会负责人说,以往那些打牌赌博、喝酒闹事骂大街的没有了,村里每年重阳节都会宴请60岁以上的老人,已坚持10年了。
据悉,近两年,峨山镇在各村打造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一条街,绘制各类正能量宣传图画1500多幅,利用村广播、微信工作群播放孝老爱亲歌曲,全镇各村把评选出来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都推上光荣榜。
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就看“民星户”,村民朱建站在“光荣榜”前说:“这里张贴的照片没有明星靓丽,可影响力和感召力并不小!这些被大伙称赞的‘民星’,成为村里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