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塌陷地华丽“变身”

2024年09月20日

骑行爱好者在滕州市九龙湾湿地公园健身骑行

在西岗镇治理后的煤矿塌陷地区域,工作人员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巡检

农民在滨湖镇西迭湖村治理后的塌陷地区域撒网捕鱼

果农在治理后的塌陷地区域采摘猕猴桃

白鹭成群结队在治理后的塌陷地区域湿地飞舞嬉戏

游客在滕州市九龙湾湿地公园乘坐摩托艇游玩

孙杨 摄影报道

近年来,滕州市在煤矿塌陷地综合治理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合作开发”的模式,遵循“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在煤矿塌陷地培育出生态观光、光伏新能源、种植养殖等业态,实现塌陷地华丽“变身”。

滕州市将煤矿塌陷地“资源劣势”变为“发展优势”,组织自然资源、规划、农业和文旅等部门,在全面调查塌陷区现状和现有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根据塌陷区特点,划分无水塌陷区、浅水塌陷区和深水塌陷区三个类型,合理安排治理的方向、时序和布局,着力提升塌陷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推动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相融合。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500MW“农(渔)光互补”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并网发电。同时,他们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因地制宜进行金蝉养殖。滨湖镇西迭湖村在塌陷区栽植竹柳1000余亩,通过人工撒蝉蚁+自然养殖的方式“种养”金蝉,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入股”运营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此基础上,滕州市做好塌陷地综合治理的文旅融合“文章”,发挥塌陷区“临湖”“临河”的区位优势,不断丰富旅游服务业态,真正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西岗镇采取借势利用、生态重构、挖深垫浅三种途径,投资1.27亿元实施九龙湾湿地公园连片综合治理开发,高标准修复湿地生态,建设园林景观,昔日破败的塌陷区变成了水草丰美、鱼儿成群、荷花满塘、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

滕州市还将塌陷区综合治理与镇村建设相结合,常态化改善居民环境质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西岗镇积极推进塌陷区搬迁安置,转移农村人口2.7万人,建成新型社区200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塌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如今,我们都像居住在‘画’里,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乔迁新居的村民深有感触地说。

华丽“变身”后的滕州市煤矿塌陷区收益增加、生态升级、宜居宜游,人们的生活越“变”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