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6日
□杜永光
二十多年前出差去成都,参观杜甫草堂,看得潦草,一直心存遗憾。今年暑期,友人相邀又去了成都,仔仔细细观瞻了杜甫草堂,也走近了这颗伟大的心灵。
一
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南大门是正门,游客中心则在北门。参观草堂景区由正门始,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茅屋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还有杜甫千诗碑廊、少陵碑亭、唐代遗址、一览亭、水榭等。正门是棕红色宽大门框,门额上书“草堂”两个大金字,由康熙十七子允礼手书。正门门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是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诗中的句子,点明了草堂这个家的方位,万里桥即成都城南门大桥,草堂在其西,百花潭即大门前浣花溪上游的一段,草堂位其北。
公元760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追求稳定生活,投奔时任剑南节度使的“世交”严武而到成都,在友人资助下,于风景秀丽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至765年初夏。期间,茅屋让杜甫动荡的心灵得到了安放。现代著名学者冯至在《杜甫传》中写道:“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二
草堂是乱世漂泊中追寻的家园。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穷困、漂泊中度过,他的忧伤和困苦与唐代由极盛走向衰落的社会景象产生共鸣,如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悲陈陶》《北征》等深刻揭示了战乱和统治者昏聩给百姓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尤其是《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抵”二字,刻画出百姓对连绵战争的无望及久盼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兵车行》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古汉语中“走”乃奔跑的意思,跑着跟随浩浩荡荡出征的军士队伍,送别的众多爹娘妻儿牵衣跺脚难舍难分,卷起的尘土遮住了咸阳桥,震天哭声直冲云霄,寥寥几笔绘就出一幅凄惨心酸的道别情景。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即是唐初著名诗人杜审言。青年时代的杜甫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后曾漫游数十年,中年再次求职,因朝纲昏聩,屡试不第,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困居长安近十年,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后拜见了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建言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便远离朝堂,接触到困苦的社会底层。此时正值关内大旱,杜甫一家食不果腹,他抛弃了官职,举家迁至成都,经好友严武举荐,被任官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即后称为杜工部)。
建了草堂,又有了官职,漂泊中的杜甫总算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草堂的大廨前,小桥流水,古树参天,绿荫掩蔽,枣红柱子支撑着古朴黛瓦下的大廨敞厅正中,端放着一座两米多高的杜甫铜像。但见其形容枯槁地跪立船头,头部微仰,胡须下垂,眉头紧蹙,眼神忧郁,两臂下垂,双手交叉抚着诗卷。这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的,其准确把握了杜甫一生忧伤和困苦的境遇,洋溢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群群小学生不间断地围了上来,一双双稚嫩小手踊跃抚摸着杜甫的大手和诗卷,因天长日久触摸的缘故,大手和诗卷竟像新的一样,金光闪闪。
杜甫创作上呈现一个新的艺术天地。《蜀相》是杜甫定居草堂后即到成都南郊踏访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推崇,一生吟咏诸葛亮的诗,仅流传下来的就近二十首,当他走进武侯祠,来到诸葛亮神像前,缅怀武侯伟业,有感于自己身处乱世、生不逢时的无奈,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诗歌。杜甫的诗流传到现在有一千四百多首,在成都草堂居住短短四年里,他写就的诗达二百四十余首。
三
草堂是田园诗作丰收的天地。《望岳》是中小学教材保留篇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年轻时代凌云壮志,成为千古名句。后来,时事引发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注。草堂林茂草绿,溪水奔涌,自然风光优美,且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这些为杜甫的生活营造出听江涛看落霞情境,催生了更多的田园诗作,如《春夜喜雨》《卜居》《为农》《狂夫》《江村》《堂成》等。
据当地传下来的戏文说,杜甫为招待来草堂看望他的朋友,无钱买菜,只好去邻居老媪家借来两个鸡蛋,又在自家菜地里割了韭菜,做了四个菜,作了一首诗:两蛋黄炒韭菜,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个蛋白韭菜汤,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一把韭菜焖蛋白,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最后这个醋汤是“门泊东吴万里船”。依据草堂景色创作这首《绝句》是真的,唐时门前浣花溪江阔水深,能行大船进入长江也是真的,同时也映照了他生活的窘况。
穿过大廨就是诗史堂,堂中安放着杜甫半身铜像,梳着发髻,脸庞清瘦,眼神忧郁,凝视前方,由我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再向北过小石桥,竹影松荫下一处简朴建筑,匾额上由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手书“柴门”二字,杜诗《野老》《田舍》《南邻》《客至》等,常以柴门寄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待人处世的态度。
然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时常闪耀在诗人笔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不难想象,当时盖在江边的茅屋较复原的更为简陋,江风一阵狂吹,五层茅草屋顶被卷走了三层,茅草飞上树梢,飘到江对岸,倾盆暴雨漏得满屋没有干处,诗人一家裹着娇儿蹬破了冷似铁的旧粗布被子,蜷曲在床上等待天亮,推己及彼,诗人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用“安得”“大庇”表达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763年春,当听到平息了安史之乱、重整山河的喜讯后,常年心情忧郁的诗人又写出欢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喜气贯注,奔流直下,形象表达出杜甫听到平乱胜利的消息后的喜悦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
四
现实主义是杜甫创作的主要特色,《中国史纲要》中评价:盛唐时期杜甫把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高峰,他是我国古典诗歌中这一流派最杰出的代表。杜甫也是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前人曾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特别可贵的是,出身于世代官僚的诗人,诗中敏锐洞察、鲜活描述出封建社会尖锐的社会对立,表达出强烈的同情百姓、热爱人民的感情,真实记载了唐代由极盛走向大衰的社会景象,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诗史堂展厅记载,我国后代学者自北宋开始对杜诗进行系统收集、整理,每个朝代都有代表作品,如宋代的《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元代的《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明代的《杜工部诗集》《杜诗选》,清代的《读杜心解》《杜诗详注》,现当代不仅整理再版了大量明清旧注,还出了许多集大成的当代注杜作品。历代的杜诗版本达七百多种,遗存下来的也有一百五十种左右。
茅屋景区毗邻是杜甫千诗碑廊,悬挂着“江风”“遣心”匾额的碑廊,镌刻着历代名人书写的杜诗,有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刘墉、于右任、梁漱溟等;转过去是杜诗木刻书法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精品,有董其昌、郑燮、王铎、康有为、叶圣陶、郭沫若等的作品,还有一些国家领导人书写的杜诗木刻作品。行走在“诗书”两廊中,不时俯身凝神观赏品味,诗的意境和书法意境交相辉映,堪称绝妙,为这块文学圣地增色不少,使杜甫草堂众星拱月,群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