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
□程黧眉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要出版作家、诗人张登宽的诗集《哲微爱情诗800首》,他邀我为这本诗集作序,我犹豫了一下,一来张登宽年长于我,二来我不是诗人;但是我又果断答应下来,因为他邀我写序是有缘由的。他一直说他是我父亲程树榛的学生,众所周知,我父亲不是老师,他是一个作家,但是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父亲确确实实帮助过许多年轻人,他们有的已经是著名作家,有的依然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探索。这其中有些人我熟悉,有些人并不十分认识。父亲过世后,这些人想办法联系上我,我才知道他们真实的哀痛,他们告诉我父亲曾经对他们的帮助和引领,我热泪潸然。父亲的仁慈和厚实,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父亲在天有灵,一定会欣慰的。
多年前,我就在父母家见过张登宽,印象中他诚恳勤奋,对文学很执着,是文学成就了他,从一个教师走到当地重要报社的记者岗位,他经历了很多磨难,这期间的酸甜苦辣,从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这本诗集是在他患了脑梗之后迸发的创作诗情,这很让人惊讶。我惊异于这个年纪诗人所产生的激情,那一定来自大苦大难大悲大喜之后对生命的顿悟,这些诗超越了少年的轻狂,和青年的无羁,来到了人生最成熟时刻的觉醒。
对于张登宽,说是“凤凰涅槃”也不为过吧。
我说过我不是诗人,不太了解“哲微诗”的概念,但是顾名思义,我们看出这是那种微小的只有几行文字的诗的形式,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目前的微信小作文,也属于类似的以小见大,在极短的文字里表达出大容量的思想。
纵观古今中外,爱情诗浩如烟海,七十岁的张登宽试图在爱情的题材、技巧、形式上做出探索,足以看出他的勇气,他想创造一个“哲微诗”里的爱情世界。
当今世界波谲云诡,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很多人没有大块时间或者不愿意用大块时间来阅读大部头诗作,张登宽的“哲微诗”契合了这样的节奏。读者可在几分钟内读完几首甚至十几首哲微诗。这些诗作不拘形式,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敏锐的艺术感觉、抒情和哲理的语言、如画的描绘和丰富深蕴的吟唱、散诗和组诗的组合、独立主题和多元题材的叠加、新乡村和新城市文化的交融等等,给人新锐思维和艺术追求。其中有些诗作涉猎到人性陌生和孤寂的角落,探究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展现出爱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张登宽紧紧抓住“人”这个主角,生动诠释爱情的终极:“就是成为一个人”。只要世界和人类不彻底消失,不管世界如何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如何蜕变,爱情的旗帜终将永远高高飘扬,爱情的主人公永远是人,即使是智能化时代,主角依然是人。古往今来,人们不知疲倦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悲喜剧,在人生的大舞台上竞相上演,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人们在爱情的磨难和洗礼中得到了成长,并逐渐成熟。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爱;懂得了“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懂得了“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是黯然失色;但是如果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因为爱即人性。
张登宽笔下的爱情主人公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首先摧毁罪恶者制造的所谓爱情世界,打破自己苦心经营的庸俗、落后的爱情世界,才能创造一个新的爱情世界。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自有人类以来,就上演着阴谋与爱情,掠夺与屠戮等各种爱的悲喜剧。张登宽的这些诗作中,既表现有一个人的战争,也有宗派与宗派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都脱离不了爱情的干系,当然,还有鲜为人知的不见硝烟的“爱情之战”,这比那些明火执仗、赤膊上阵,杀人不眨眼的争斗,更加残酷、恐怖、无耻和罪恶。这是对人类的摧残与毁灭,必须砸烂这个“爱情旧世界”,才能建立真正的纯粹的爱情新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爱情,便没有人生,这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观。依据这些珍贵的元素,张登宽创造了令人向往的丰富多彩的爱情世界。让文学充满的魅力,才体现出文学的伟大力量,好的爱情诗,会让人不自觉地蜕变,让人年轻,让人热泪盈眶,成为爱情的勇敢创造者和捍卫者。正如“马尔克斯说/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力为爱而死/这话让人振聋发聩”(张登宽诗《深思》)。
也许,这些是张登宽的理想。这个年纪,已经不会为小情小爱而烦恼,我相信张登宽想表现的是一种“大爱”,希望读者会在这些微短的爱情诗里面找出答案。
我的父亲曾经为张登宽的四部书作序,所以我想张登宽请我作序也不仅仅因为我是作家,更多的是因为有我父亲这个链接,有文学这个脉络,我们得以传承文学。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