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童趣的美好

——赏看清代名画《元宵婴戏图》

2025年02月13日

□魏馨媛

有一幅体现元宵节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在观赏之余,便沉醉于那份跨越时空的童趣与美好之中,这便是清代画家赵之琛、顾驺联合创作的《元宵婴戏图》。此画以生动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清代元宵节期间儿童欢庆的热闹场景,让人身临其境。

《元宵婴戏图》创作于1840年,是一幅描绘民间欢度元宵盛况的传世佳作,展现了一群儿童在元宵节期间敲锣打鼓、欢庆佳节的民俗风情。画面内容丰富充实,人物众多,但疏密得宜,繁而不乱,密而不闷,疏而不散。画中儿童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各种乐器和花灯,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整个画面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画作色彩鲜艳明快,以红、绿、黄等暖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氛围。同时,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也恰到好处,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谐。画面构图巧妙,通过儿童们的排列组合和动作姿态,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同时,画面中的花灯、乐器等元素也起到了点缀和衬托的作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欣赏《元宵婴戏图》时,最让人动容的是那无处不在的童趣。画面中,儿童们或敲锣打鼓,或提灯夜游,或嬉戏打闹,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笑容纯真无邪,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是在向观者展示着属于他们的欢乐世界。这些儿童形象,不仅展现了清代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更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对快乐的热爱与追求。

《元宵婴戏图》不仅是一幅描绘儿童欢庆元宵节的画作,更是一部充满美好寓意的艺术佳作。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象征着团圆、和谐与幸福。而画面中的儿童们,正是这些美好寓意的生动体现。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欢声笑语,都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此外,画面中的花灯、锣鼓等节日道具,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和欢乐。这些元素与儿童们的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节日氛围的画卷。观者在欣赏这幅画作时,不仅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童年的欢乐与纯真,更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