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本报市中讯 “在驿站里给手机充上电、喝点热水驱驱寒也让满电状态下的自己奔向下一个订单。”正在吉品街的橙驿工会驿站休息的外卖骑手李峰说。近年来,市中区总工会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大力实施“多彩驿站”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共建设工会驿站44个。
做实多元化建设,打造升级版“多彩驿站”。由市中区总工会牵头,采取多种方式,了解职工群众需求,科学规划驿站布局,打造集“暖餐服务”“饮水休憩”“避暑清凉”“休闲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便利空间。“我们还引入劳模工匠、医生、律师、心理咨询讲师等社会服务资源,成立工会驿站志愿服务队,在驿站开展心理咨询、医疗救助、便民服务等活动。”市中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晓琛说。
做精智能化管理,构建升级版“多彩驿站”。市中区总工会聚焦不同驿站区位特点和服务人群需求,优化提升驿站基础配置,构建不同的主题驿站。构建“健康驿站”,有针对性地配置爱心药箱、血压计、乒乓球台等医药设备和健身器材,提升驿站健康服务功能。构建“学习驿站”,配置小说、绘本、红色教育等图书,将驿站打造成为职工书屋和交流平台。构建“榜样驿站”,设置身边榜样宣传栏,让职工近距离了解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增强劳动自豪感和学习先进的自觉性。构建“智慧驿站”,按需安装智能门禁,延长驿站服务时间。
做实项目化服务,唱响升级版“多彩驿站”。市中区总工会因时而为开展各类普惠性服务活动。端午节前夕,在工会驿站开展“粽有意 送真情”活动;高考期间,设置高考服务站点,为考生家长提供便利服务;国庆前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举办“爱新餐”活动;冬至前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包“爱心水饺”。依托驿站举办心理讲座、体检车进驿站等活动。因地制宜增设特色化服务,按需增加母婴休息室,配备针线包、婴儿车、老花镜等便民物品。
同时,市中区总工会做强制度化发展,擦亮升级版“多彩驿站”。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线上+线下”向广大户外劳动者展示“多彩驿站”的功能及内涵。整合多方资源,串联、构建“工会+”运营管理模式,联合环卫、社区等共同对驿站进行管理维护,将驿站打造成为户外劳动者的“临时小家”。常态化开展暖心活动,用驿站“小角落”融汇普惠“大温情”。(记者 王兆虎 通讯员 褚洪波 王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