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饶尧
春分,这个温婉的名字,如同一位娴静的仕女,轻提裙摆,漫步于岁月的长廊。她,是春天的中枢,阴阳交织的节点,天地之和的乐章,以一抹柔和的绿意,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苏轼笔下的春分,带着一丝冬日的余韵,却已见春日的生机。我漫步在乡间的小径上,春风如丝,轻轻拂过面颊,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心头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致。天空,那片被冬日啃啮得略显苍白的蓝,此刻已变得深邃而明亮,仿佛被春分的魔法点染,透出一股清新的活力。
田野间,农民的身影在春光中显得格外伟岸。他们手中的锄头,如同指挥家的指挥棒,引领着大地的旋律,将沉睡的土地一一唤醒,把日子一个接一个地“耕耘”。我不禁想起欧阳修的诗句:“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农民虽非踏青之人,但他们那勤劳的身影,却与这春分的景致融为一体,成为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走进一片杏林,我迷离的目光仿佛走进了一个粉色的梦境。杏花如雪,簇簇绽放,它们或轻盈地摇曳在枝头,或随风飘落,铺成一地绚烂的锦毯。吟诵着诗句“日高风暖鸟声碎,时去春来杏花飞”,此刻,我置身于这杏花雨中,仿佛能听见那细碎的鸟鸣,感受到那春风的温暖,心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感动。杏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形,更在于其韵,它们以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春分的绚烂与短暂,让人不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美好。
春分,是天地之和的象征,是阴阳平衡的艺术。我站在这片杏林之中,仰望天空,只见几只燕子掠过,它们剪尾或高或低,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是天空中的诗人,用飞翔书写着春分的诗篇。燕子归来,春分已至,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秩序,让人不禁感叹于天地间的精妙安排。
小溪边,春水潺潺,清澈见底。我蹲下身,轻轻触碰那清凉的水流,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脉动,听到时间的低语。春分之水,既非冬日的刺骨,亦非夏日的炽热,它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滋润着万物,也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想起了古人对于春水的赞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虽然此刻无画船,无雨眠,但那份对春水的喜爱与敬畏,却跨越千年,共鸣于心。
春分,还是一个思考与沉淀的时节。我静坐于田埂之上,目光所及,是那片被春光染绿的麦田,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铺展在眼前。春风轻拂,似乎带着一种魔力,将我心中的喧嚣一一抚平,只留下一片难得的宁静。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在这片宁静之中,我仿佛听到了时间的低语,它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急匆匆地追逐,而在于这份沉淀与思考。春分之韵,不仅在于那满目的繁华与生机,更在于它赋予我们内心的那份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