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7日
蓝天救援队利用无人机和热成像技术开展搜救工作
对“伤者”进行固定和包扎
模拟受伤情况,开展紧急救援
制作简易担架,实施救援
搜救结束,利用担架将“伤者”运下山
开展绳索训练
蓝天救援队正在行进中
本报记者 孔猛 甄宗奎 摄影报道
近日,一场依托北斗导航与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的山野救援演练在枣庄落幕。这场为期三天的跨区域联合演练,正是枣庄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2024年“强能力、筑防线”的缩影——全年45次救援行动、超480小时大型活动保障、1.2万名学生安全培训……这支民间救援力量正以专业化建设守护城市安全底线。
2024年蓝天救援队共实施45次救援行动,涵盖自然灾害救援、搜救、水域救援等领域。每次救援,队员们都凭借专业技能和无畏勇气,争分夺秒挽救生命。近日,为了增强救援队应对山野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我市蓝天救援队联合聊城蓝天救队援进行了山野救援演练活动。演练围绕“实战、协同、保障”三大核心,设置山野被困人员搜索、现场急救处置、自制担架转运等科目,依托北斗导航、无人机热成像等技术精准定位伤员,高效完成复杂地形转运任务。三天的演练中,两地队伍协同高效、处置规范,展现了民间救援力量的快速响应能力。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跨区域协同机制,为提升应急救援体系化水平提供了实践参考。
过去一年,枣庄蓝天救援队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坚持“救危助难、服务社会”的使命,坚守救援一线,全力以赴守护生命安全,完成各项应急救援、安全宣教、大型活动保障等任务。2024年蓝天救援队开展参训人员达150余人次开展综合救援演练。开展常态化安全培训20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为马拉松文化节、演唱会等提供10余次保障,累计服务时长480小时以上。组织了20余次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绳索技术、水域救援、建筑坍塌等,参训队员达150人次。开展7次综合演练,模拟真实救援场景,检验并提升队伍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培训与演练,队员们专业素养显著提升,救援更加高效、安全。
此外,蓝天救援队还开展了“蓝天安全大讲堂”“安全童行 共防溺水”等公益安全项目:针对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溺水高发问题,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安全逃生、防溺水主题年均宣讲30余场,覆盖学生1.2万余人次,配套发放救生器材、编制教材,提高了青少年防灾减灾应急逃生的能力,降低了青少年溺水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