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提前完成 水土治理目标

2025年04月03日

本报滕州讯 近日,记者从滕州市城乡水务局获悉,滕州市坚持把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推进人水和谐、打造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工程来抓,2023年以来批复水土保持方案131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09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该市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116.8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92.19%,提前完成了治理目标。

滕州市每年列支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工作,形成了稳定的水保经费保障机制。对于小流域治理项目,该市构建起以财政投入为牵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村民主动投劳折资等多元化投入机制。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重点完成了葫芦套、谷山2个小流域治理,治理面积达2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比如,谷山小流域省级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维修蓄水池4座,新建、整修梯田780公顷,封禁治理194.48公顷,不仅改善了该区域生态环境,也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良好的水土保持状况,使该市的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涵养,先后荣获全国首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国家节水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滕州市针对各流域实际,把水保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建成生态产业基地20个,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水保生态建设的共进双赢。滕州市莲青山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山上花草繁盛,林木茂密,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龙山、雷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区,累计流转土地2800亩,建设了大坞桃园、锦天牡丹园、滕阳里龙田茶等特色产业项目,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安置就业800余人,不仅可促进周边群众增收,还将带动乡村特色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滕州特色旅游新亮点。 (记者 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