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本报讯 近日,有市民通过《市长上线》栏目咨询今年我市村级卫生室是否继续改造以及数量的问题。
据了解,我市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惠民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工作任务重点推进,今年全市拟建设样板村卫生室不少于100所,“五有三提升”村卫生室累计不少于1000所。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完善定期督导调度工作机制,坚持抓先抓早、抓细抓实,推动全市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记者在滕州市东沙河街道二养德村卫生室看到,装修后的卫生室焕然一新,工作人员正在向诊疗区搬运病床、隔断屏风等医疗设备。各功能区域经过科学规划,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基础医疗科室一应俱全,还特别增设了中医康复室等特色诊疗区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的健康服务。
滕州市计生协会会长李国庆介绍说,今年年初,滕州市将村卫生室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筹措资金加快建设50处样板村卫生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对其余卫生室全面实施“五有”标准化改造,包括观察诊疗床、智慧化陪床设备、康复理疗设备、必要检查诊断设备、卫生厕所、冷暖空调,实现服务能力、诊疗环境和管理水平“三提升”;三是遴选10处薄弱卫生室,组织市直医院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补充硬件设备、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四是实施“千医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乡村医生诊疗能力,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医疗软件系统,推广智慧诊疗、远程医疗和AR技术应用,全面赋能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东沙河街道办事处东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合频说,为贯彻落实枣庄市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东沙河街道积极推进村级卫生室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和基本装修,正在进行内部提升。改造后卫生室建筑面积扩建至180平方米,科室布局更加合理,检查室、药房、诊断室等功能区域设置科学,大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服务范围从本村1200余人扩展到周边3至4个村居近3000人,重点为老年群体提供便利医疗服务。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卫生室还积极参与滕州市“千医培训”和中医适宜技术专项培训,推行6S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注重发展中医药服务,将开展包括推拿、拔罐、针灸等六类10项中医技术,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记者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