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图为东郭镇农民正在收获马铃薯。
本报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王介文 王晓彤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4月15日,滕州市东郭镇邵疃村的马铃薯种植大棚里,人头攒动,好一派繁忙丰收景象。一颗颗“金疙瘩”铺满地头,20余名工作人员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个个金黄饱满的马铃薯从地里翻滚而出,个头匀称、色泽鲜亮。人们忙着将马铃薯进行分拣、装袋、装车,抢抓有利农时开展马铃薯采收工作。
看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种植户闫先生难掩丰收的喜悦:“今年收成不错,土豆个头大、品质好、淀粉含量多,每亩产量可达2500多公斤,估计一亩能卖9000多元,装完箱的土豆运往南京,然后分发到各大超市销售。我家种了20余亩,今年的收入会很可观。”东郭马铃薯以薯块芽眼较浅,表皮光滑,黄皮黄肉,优质高产,适宜鲜食菜用,一直获得全国各地客户的好评。
“我是邵疃村的,来这里收土豆每天能赚100多元,离家近也方便,省得出去打工了,还能照顾家,不耽误忙别的。”邵疃村村民胡大姐一边忙着,一边愉快地说道。大棚马铃薯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的优势,而且易管护,不仅如此,还能带动吸纳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有效拓宽周边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马铃薯种植上,东郭镇农技部门及时跟进做好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管理。为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同时,采用滴喷、微喷以及生物防控等现代化技术,保障了土豆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证了马铃薯的绿色健康。
如今,土豆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豆豆”,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东郭镇将持续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做文章,把优势做优,特色做强,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让“小土豆”变身富民强镇的“大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