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本报讯 近年来,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贯穿到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市法院发挥府院联动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方面的优势,依托“总对总”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平台,会同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建立“法院+调解员”“法院+公证处”“法院+工商联”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去年以来,通过“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调、撤涉恒某纸业、樱某卫厨等案件200余件。2024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纠纷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为60%,诉讼收案同比下降30%,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效果进一步显现。
市法院在立案阶段综合运用立案辅助系统,对权利人相同的同类纠纷案件进行识别,并实行一体管理,由知产法官及时跟进指导调解员进行调解。同时,针对同一权利人提起的多起同类诉讼,选取代表性个案由中院提级管辖,通过“以案释法、以审促调、以调促解”,以类案示范效应引导同类案件当事人握手言和,促推拟起诉的同类纠纷在合理预期基础上止于未诉、妥善化解,取得“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记者 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