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本报市中讯 今年以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部署,将农药经营许可审批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切口,通过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深入一线、协同监管等创新举措,打造农药经营许可“一件事”服务工作,以政务服务“小切口”改革,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整合流程,构建高效协同“新业态”。全面梳理农药行业涉及的2项政务服务事项,深度整合农药经营者所需办理的营业执照、农药经营许可证等事项,将原本分散在2个科室的8个审批环节优化整合为受理、审核、审查、决定、发证5个环节,压缩办理环节37%。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多个事项的申请,变“多次跑”为“一次跑”,实现申报材料减少30%,办理时间节省75%。
服务升级,构建“一窗通办”新体系。依托“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优势,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主题服务专区,推行“一窗通办”模式,实现农药行业全链条“集成化”办理,节约办理时限约75%。配备3名专窗专职人员,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闭环机制,同步建立跨科室业务协同机制,确保材料受理后即触发内部联动响应,服务专员跟进办理全过程,积极协调解决业务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形成咨询、受理、审批、反馈全流程高效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窗口前移,搭建集约化政务服务体系。主动将“服务窗口”延伸至基层一线,为镇、村市场主体提供上门服务。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建农事通好帮办审批服务队,深入基层收集农药经营者手续办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详细台账,分类施策解决。开通服务直通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从“坐等审批”到“上门服务”,实现村级政务服务全覆盖。此外,定期开展“农药经营许可下乡镇赶大集”活动,借助乡镇传统大集,在农资店集中的乡镇设点办理农药经营许可业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2次,向农户发放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及禁用农药规定等宣传资料40余份。
创新体系,构建审管闭环赋能新机制。紧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创新构建审前“管家式服务”、审中“联合式勘验”、审后“联动式监管”全链条审管闭环体系,实现行政审批与监管服务的深度协同。审前推行“预审批指导管家式服务”,以现场指导、问题诊断、整改建议“三位一体”模式,提前介入企业审批流程,助力企业完善审批要件,实现现场验收通过率100%。审中建立“审批+监管”联合勘验机制,组建跨部门勘验小组,对涉农行政许可事项实施“一次申请、联合踏勘、同步反馈”,实现涉农审批“一次办好”。审后构建“审批—监管—执法”闭环联动机制,以审批结果为监管起点,依托审管互动平台和工作群,实现涉农企业许可信息实时共享,形成“审批有力、监管精准、执法严格”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格局。
(记者 任翔 通讯员 张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