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年04月08日
宋伟 孙蕊
春日的山亭,清风拂过抱犊崮的苍翠,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近年来,山亭区着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耀山亭的浓厚氛围,连续三年举办“德润山亭 向光而行”典型事迹发布活动,区级层面累计发布典型事迹61人(组),镇街累计发布典型事迹210人(组),用道德力量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新动能。
凡人微光:
以美德善举涵养文明
每天早上9点,投递员孟令强就装载上几十公斤的信件和报纸出发了。36年来,他不惧烈日、无畏风雨,午间不曾休息,下班也没有固定时间,一人一车一乡镇,踏遍了凫城镇的每条大街小巷。
从“小孟”成长为“老孟”,他是传播亲人挂念的“使者”,以“零错投、零漏投、零投诉”处理邮件150万余件,累计行程80余万公里;他也是偏远山区百姓的“暖心人”,帮助群众捎带化肥、种子、药品及各种生活用品,他用自己的汗水与坚守一寸一寸地丈量着这片热土。
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短视频的娓娓讲述,典型事迹发布现场的所有观众无不被他的事迹打动,深深感受到了一位山乡邮递员的朴实与热爱。
滤去典型的光环,凡人微光足以点亮文明灯塔。三年来,山亭区把典型选树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发掘了一大批看似平凡却伟大、最是平常却崇高的优秀典型。
他们,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刘奇,24年累计献血24400毫升;有在丈夫遭遇意外后仍不离不弃,孝老爱亲代表李世芳,即便再嫁仍坚持照顾两个幼子、前公婆和古稀的爷爷;有在危险来临时挺身而出的吕大陆,三次跳水救人,用一举之力托举起生的希望……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典型人物,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文明山亭添光添彩。
精神共振:
典型事迹呈群体涌现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典型事迹的发布不仅是一场精神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播种行动”。
“90后”青年张连庆带动60人加入星火公益联盟,免费接送高考生达800余人;刺骨湖水中救人的郝烽,所创立的82人“爱心群”,为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先后送去餐厅桌椅和2000余件衣服;蓝天救援队队长于广明,带领队员们时刻冲锋在抢险救灾一线……典型代表们提供的不仅是物资援助,还有关怀与温暖,更有生生不息的文明火种。
在典型事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加入进来,形成了由个体到群体、由感动钦佩到效仿践行的“滚雪球”效应,在全社会形成了尊敬典型、学习典型、争做典型的良好风尚。
今年的典型事迹发布期间,爱心企业华宝牧业主动为典型事迹代表捐赠了18台全自动洗衣机,让爱心与责任落地生根;植树节当天,8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代表和往届典型事迹代表,同聚徐庄米山顶,携手种下100余株树苗,共建“榜样林”,将崇德向善的精神再一次播种在春天里。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数十面旗帜汇聚起来,就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流。如今,讲文明、弘正气、做好事、树新风已成为山亭群众的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的美德善行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为山亭发展点亮新的光彩。
向光而行:
点亮幸福小城新图景
美德,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没有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没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一种舍身忘我的拼劲闯劲,没有一种脚踏实地的端正态度,就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取得大的成效。”山亭区委书记王德海在“开年第一会”上强调,发展是山亭最大的政治,全区上下要用实干答好“发展考卷”,用实绩兑现“民生承诺”,为加快建设“不墨山亭、幸福小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润山亭 向光而行”这簇善行之火、道德之光,早已在山亭传播开来,汇聚起干群同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强大合力。干部作风有了新转变,着眼服务、心系群众、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社会风气有了新改观,群众安居乐业、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有了新提升,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8.9%;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指标在全市排名第1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18个月居全市首位。
德润大地,风行草从。道德的软实力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效益,“不墨山亭、幸福小城”的品牌逐步叫响,山亭区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等77个省级以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