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父母,别再等来日方长

2020年10月27日

□张莉萍(本报)

上周日是重阳节,也是我们的“敬老节”。央视新闻提及一个数据:假如一年只有过年7天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能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只有1540个小时,大约64天。

一到重阳节,各种爱老文章就开始发酵、泛滥,还有很多市民的朋友圈被各种孝老、敬老照片和事件刷屏,社会上组织开展重阳节活动,商家也是第一时间打出优惠促销的“亲情牌”。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说“我经常给父母打电话”,也经常安慰自己“我现在努力赚钱,就是为了父母能过得好一点”,更喜欢借助于各种节日包括母亲节、父亲节表达对父母的心意。不可置否,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不少人忙于工作和应酬,以至疏于与父母辈、祖父母辈见面或交流,如果不是重阳节,恐怕不少人都早已忽视了家中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牵挂,就连陪伴都成了网络空间里的“打卡”游戏,甚至还有人理直气壮地借助重阳节这天“恶补”一把,就算对老人尽孝了。对于这些,仅仅只是想要自我原谅的一种心理安慰。

为人父母,没有哪一天不惦记着自己的孩子。这种惦记,也让老人们的孤独感更深刻。父母想要的并不多,聊聊家常,叙叙亲情……如此简单的期盼,很多时候会化作对孩子“忙”的理解与迁就,成了奢望。作为子女,真该好好想一想,究竟该怎样孝老、敬老、爱老。孝顺不是到了节日才体现的,而是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到每一天,孝顺不是一种形式,不是朝夕之事,也不止在重阳节这一天。而是要从日常小事出发,于细微处见真情。

陪伴父母,别再等来日方长。但这不仅要儿女们更多用心,有空常回家看看,也需要国家政策在陪护假等方面更多支持,让人们有更多团聚时间,让老人们有机会在儿女陪伴中安度晚年。而这对我们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也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