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再有变化,全球感染超1.6万例!

2022年08月02日

今年5月,12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猴痘病例,患者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全球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了16000多例猴痘疑似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许多以前没有报告过猴痘病例的国家正在发生疫情传播。

猴痘有哪些改变?

世卫对猴痘疫情较为严重的判断,主要是基于感染者数量报告的快速增加,实际规模可能还有所低估,并且已经有少数孕妇和儿童感染案例。除了数量的变化之外,最近集中的猴痘病例报道研究还展现了本次猴痘新的一面。

广泛但低效的人际传播。这是全球首次出现多个不同国家同时报告猴痘病例和聚集性感染的情况,这说明广泛的人际传播已经存在。不过截止到目前,猴痘人际传播效率低下的事实未发生变化。人际传播较多,主要是因为发现前已经传播扩散了一段时间。在逐渐增多的病例数字背后,并没有出现类似于新冠早期那样的指数级增长暴发,甚至6 月份之后,已经明显出现了增长变缓乃至到顶的情况。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男同群体。在这一群体,猴痘的R0(基本传染数)高于1,其他群体R0还是0.8。迄今为止,也没有医务人员因为工作接触患病的报道。这些都说明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出去的风险不高。猴痘病毒的传播还是不容易的。

性传播有可能存在

患者高度集中于男同群体,很多患者同时患有性传播疾病。很多人认为猴痘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还不能说猴痘具备了性传播的能力。狭义的性传播指的是由性体液,也就是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导致的性接触传染。目前的最新研究中,患者的精液中能找到猴痘病毒,但这些猴痘病毒是不是能传染给性对象还未证实。能确定的是在男男性行为的长时间亲密接触中,患者皮肤黏膜处的水泡发生小的破溃导致病毒传播。主要是性接触时长时间亲密身体接触的结果,可以算是广义上的性传播。所以,不能认为猴痘就是男同疾病,其他群体只要有足够亲密的接触一样有感染风险。但现有的疑似性传播发现,以及患者人群高度集中的现状,对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迅速寻找病例,与其他性传播疾病进行鉴别,进行感染早期干预和暴露预防,都是很有帮助的,有利于控制疫情发展。

临床症状有所变化

新的可能传播途径和传播人群,也造成了本次疫情新的症状表现。比起之前的认知,本次疫情的患者,感染早期的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比例有所下降,其中发热出现在62%的病例,嗜睡41%,肌痛31%,头痛27%。出现全身皮疹的比例也有减少,很多人的皮疹集中出现在生殖器周围,并且局部痛感较重。好的一面是,迄今为止,所有的症状都是自限性的,数以万计的病例中,在非洲之外还没有1例死亡出现。

天花疫苗的接种,让中国40岁以上的群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猴痘防御能力。此外,在6月27日,中国也公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对疑似的病例做出了各种入境隔离管理规定。我们不必恐慌,世卫升级猴痘,是希望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快速应对。并不代表着又是一次全球大疫情会影响你我。中国实际上早就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