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冷饮吃生冷食物易造成胃黏膜收缩

连续桑拿天 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加

2022年08月08日

晚报讯 (记者 王萍)进入伏天,由高温引发的一系列“夏季病”也开始增多。8月3日,记者走访市中区几家医院获悉,进入夏季以来,特别是连续的桑拿天,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主要是胃肠炎、感冒发烧等症状,其中,儿童患者较多。

当日,解放路某医院儿科张医生表示,由于七八月份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细菌、微生物繁殖,所以,这两个月是乙脑、肠道疾病等的高发期。最近该院儿科每日接诊量达百人,其中有7成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而这些症状的起因,大多是由于儿童进出空调房,忽冷忽热引发的。“发热并伴有轻微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张医生说。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但精神还比较好时,家长最好第一时间对其采取降温措施,家中也要常备退热药物,等孩子发热得到缓解后再到医院就诊,这样更能起到有效作用。若患儿发热明显且精神较差,则要立即就医。

张医生建议,高温天气里,儿童最好少喝冷饮,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造成胃黏膜收缩,出现肚子疼、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外出时还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儿童等体质较弱人群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还要特别预防肠道传染病,采购食品时,应仔细辨别生产日期,不购买“高危食品”,如路边摊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等;盒饭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后不宜再食用。此外,最近正是食用各种水产品的旺季,一些鲜活的海鲜如果加工不彻底也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加工海鲜时要彻底加热,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专用,生熟分开。